经常路过莘建东路的市民,肯定都看到过一排长方体的大水泥柱子,上面还有裸露的钢筋。无独有偶,当轨交1号线莘庄站缓缓进站时,望出去也有一排水泥柱子。有人猜测,这是要造高架;也有人认为是早几年拆除“小红楼”所留下的,具体什么时候有的,大家只能说“有几年了”。那它们究竟是做什么的?
其实这些柱子都是为莘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又称:TODTOWN天荟)做准备。
一座“空中之城”,是对莘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一个形象的比喻。项目相关负责人王小永告诉记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要在轨道上方建造一块空中的大平台,然后在大平台上再造一座枢纽之城。而这些柱子就是支撑起大平台的基础。
大平台整体施工范围示意图
横跨既有莘庄站4条铁路线路的铁路大平台,总跨长达87米,沿铁路长约440米,近7万平方米,相当于10个足球场。这也是国内首个在既有运行的铁路及地铁线路上进行开发的上盖工程。
既有莘庄国铁线路俯视图
为了保证大平台的安全稳固,将用到500多根立柱撑起大平台。负责人进一步解释,大平台采用框架结构,由于大平台的立柱只能落于相邻轨道之间的空隙内,所以大平台的框架跨度会比较大,最大处达30多米。
铁路大平台主体结构效果展示
为了给莘庄上盖大平台让出足够的施工空间,铁路停用两条到发线,目前已经将沪春铁路2条正线拨接至北侧两道,铁路大平台南侧第一跨区域正在施工中。
第一阶段铁路线路过渡效果图
铁路大平台南侧第一跨施工效果图
铁路大平台南侧第一跨施工完毕后,在跨内新建2条铁路线路,铁路拨接其内运行,拆除北侧既有2条线路,继续进行铁路大平台北侧区域施工。
第二阶段铁路线路过渡效果图
铁路大平台涉及到的协作单位和部门不计其数,而且工程难度巨大,既要协调施工过程中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又要做好对运行中的铁路、地铁设施及乘客的保护,并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还要解决诸如轨道振动噪音、大平台安全疏散等设计难题。
据悉,莘庄上盖铁路大平台预计将会在2026年以新的面貌和大家见面。平台建成后,将连接南北广场至莘朱路及沪闵路,东西则连接宝城路、梅陇西路及广贤路,横跨地铁1号线、5号线轨行区,以及铁路金山支线和沪杭客专上海南联络线轨行区,将原本割裂的南北区域联通,提升区域内的通行效率。
改建后的莘庄国铁站场线路效果图
那么莘建东路的一排柱子,和它们的功能一样吗?答案是不一样。
“莘建东路上的柱子将一直排到沪闵路,撑起联通莘庄南北广场、横跨莘庄综合交通枢纽的南北路和商场入口通道。”王小永介绍,新建南北路是车行体系,商场入口是人行体系。
“南北路”示意效果图
未来,这座“空中之城”中,将会有一座近千平方米的高空中央花园,可以俯瞰整座地铁站;南广场着力打造体验与互动,充分融入互动灯光、水景等元素,成为年轻人的新聚集地;北广场连接一层至三层的商场入口,通过景观阶梯花园架起“虹桥”,在赏花观景间不经意地走到平台层……
这场历时数年的设计集合了专业的开发商及众多专业的设计团队,项目所面临的难度和复杂度可谓绝无仅有。建成后,将为市民提供一个全新宜居环境,不论是交通换乘、商业配套、就业机会以及公共服务都因此得到改善。
从立项开始,莘庄上盖项目已走过十多年的岁月,它承载着记忆,也寄予了期盼。回望过去,莘庄站这座存在了四分之一世纪的车站见证了一座新城的崛起,而再过几年,TODTOWN天荟终将落成,成为莘庄作为全球城市的城市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时的莘庄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