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高楼632米的“上海中心”,今天又多了3张世界纪录证书,我本来是要看颁奖盛典的,结果到了上海中心一楼,看到的都是人!人!人!
你们先感受一下!∇∇
我一度以为自己到了某个楼盘的售楼大厅!
说实话,3月初我就知道,3月26日上海中心.宝库1号要开售了,现在是认筹阶段,但真没想到,现场竟然会如此疯狂!
此前,我曾对宝库进行过详细的探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搜索《探秘:陆家嘴最牛地下室,10平方米千万价格》。今天,我问了下,和几个月前相比,保管箱的价格已经长了50%左右。最小的箱形,已经从去年11月的3.8888万元,涨价到6万多了!天啊,比房价还疯狂!
我就纳闷:真涨得这么凶么?对方很自豪的说:保管箱有限,陆家嘴有25万白领,上海中心正式营业后里面有4、5万白领,涨价也是无奈之举……
我脑门上三条竖线,有那么无奈么?涨这么多?!这时,旁边一个人给我算了一笔帐:如果按68888元购买最小箱型,租借15年,即大约5475天,则算下来平均一天12元多,“一个月也就300多,比物业费便宜!”我脑门上又来了三条线,你们都是这么算帐的啊!
在这个疯狂背后,有一张世界纪录证书:世界保管箱数量最多的地下保管库
证书上显示,在上海中心地下25米,宝库中国有18698个保管库。
这项纪录不好拿,为什么?因为保管箱在全球都是一个“保密”的市场,没有成熟的数据,但世界纪录协会找到一个“聪明”的调查认证路径,即从保管箱公司切入,这些保管箱公司只需要回答一个问题:一次性卖出去的保管箱,最多是多少? 据说,中国银行在北京有1.6万个保管箱,宝库中国超过1.8万的数量超过了中国银行,也成了世界纪录的创造者。但是,这个“最多”的纪录,也架不住人多啊!
不过,今天让我兴奋的是,在上海中心37层遇到了观复博物馆的创始人马未都,按时髦的词来说,他算是正儿八经的“网红”!∇∇
马未都说了一些话,让我茅塞顿开:
1、随着财富的增加,秘密会越来越多!比如之前是日记本、笔记本,我有好多本,这些都放在哪里啊?搁在哪儿都不安全!也许现在看着不值钱、不重要,但100年之后呢?当年911事件,最大的损失不是建筑本身,而是大量的文件和资料!
点评:财富越多,秘密越多?中国首富么,比如万达的王健林、阿里巴巴的马云、腾讯的马化腾、百度的李彦宏……那得有多少秘密啊……
2、物质很容易到头,过去讲究吃和穿,但现在随着财富增长和社会进步,很多人在这方面的追求都基本到头了。据我所知,中国很多富人,现在对物质的需求都很简单了,你让他吃好的,他不一定吃,因为吃了不一定对身体好。我曾经去日本,那里有很多古堡,两三百年之前建的,但并不贵。住过大房子的人知道,大房子,不一定舒服。物质空间容易到头,但精神空间,这个无限大。鲁迅的一封信,而且只有一页纸,能卖到700万人民币。现在中国已经进入文化消费的时代,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文化付一点钱。
点评:鲁迅的一页信,值700万人民币!从今天起,我也要写信!以后说不定能给子孙后代赚点钱:)
第二张证书:世界最大的景泰蓝珐琅地面,面积480.3平方米∇∇
此前我就曾探秘过,这个珐琅地面是纯手工制作,名字叫《轮回》。整个地面上有100多万个小脚印,因为设计师之一施君在做这个地面的时候,他儿子刚刚出生,他拍了宝宝的脚印,由此引发了灵感。此外,地面上还有900多条各种形状的鱼,象征古老文明的传承和源远流长。∇∇
说实话,我太爱这些鱼了!
第二张证书:世界最高的室内中国园林,即“半亩园”,173.85米的高空中。
我曾经多次到“半亩园”,每次都感觉很不一样,不愧有千年古藤、清朝瓦片、明代帘子、元代石头……都透着各种灵气。这次,我看到的是一园春色,太美了!直接上图∇∇
看着这些美景,是不是也想去人挤人了?
今天,就酱!周末愉快!